2018年下半年以来的各种宽信用政策驱动了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在经济展望上总体向乐观方向发展。权益市场上涨、债券市场调整。与此同时,市场也在观望经济和需求是否能真正转好。2月份数据出台后,虽PMI、进出口等数据并不理想,但1、2月合并的作为经济先行指标的社融数据总体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并未影响风险偏好及市场情绪。我们认为,当前2019年上半年经济基本面总体仍有利于债券市场。下半年起,受宽信用影响,需求或有一定起色,债券市场总体将面临一定的压力,但也会相应带来中低等级信用债收缩和可转债市场投资机会。
一、国内和国外经济基本面难言乐观,基本面总体对债市仍有支撑。
基建和地产:两项加总总体难超预期。基建方面触底企稳,但资金或受到约束。地产方面,一是2018年开发商拿地数据下降;二是从已发布2019年棚改工作目标的省份的2019年棚改目标来看,均比2018年有所下降,幅度达60-70%;三是从房地产政策来看,1-2月新增居民中长贷略高于去年同期。银监会主席郭树清也表示要稳住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整体来看,当前并没有明显放松地产调控和地产金融政策的迹象。
消费:近期各项消费数据,以及消费类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中,数据验证下滑,特别是中高端消费下滑明显。
进出口方面:2月进出口数据明显下滑,无论贸易战怎样缓和,都将以中国付出一定代价为条件。此外,国际需求方面,16以来的这一轮经济复苏是以美国经济复苏带动的周期上行。以往的经济周期中,中美总体较为同步,2017年以来中美周期持续分化更多地是因为中国率先采取去杠杆措施防范风险。目前,美国、欧洲经济增长已经开始出现放缓迹象,一旦未来放缓速度超过预期, 也会给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拖累。
二、货币与金融:“宽货币”趋势大概率将延续,宽信用见效仍然需时间
1、“宽货币”趋势大概率延续
直至下个季度之前,“宽货币”趋势大概率将延续,宽货币的效果刚刚开始体现,近期看不到反转的可能。
2、宽信用见效仍然需要时间
(1)社融或企稳,一季度信贷高峰过后,社融的可持续性仍将面临考验。2月份数据出台后,虽单月不理想,但1、2月合并总体仍处于较高水平,但信贷结构表明当前信贷的增量主要源于资金供给端的增加,融资需求端的改善尚不显著。
(2)贷款利率转向下行,债券相对于信贷的“比价优势”边际回升,但由于此前债券收益率领先下行过多,当前的债券溢价水平已经低于历史均值。也要看到,贷款利率下行对贷款规模增长有较大促进作用。
(3)融资渠道逐步通畅
货币政策方面,解决民营、小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将成为今年优化货币政策结构的重点。习总书记也将资本市场发展上升到非常高的高度,以及对于金融市场的建设问题的表述,对于直接融资、小微企业融资力度很大,宽信用的措施和渠道将得到重建,实体经济融资将逐步通畅。
三、市场展望
年内宽松货币政策会使得债市收益率低位维持,债市收益率总体吸引力下降,但仍具机会。当前部分资质较好的中等级信用债受融资渠道影响收益率依然较高,下半年如需求和企业盈利改善,则这部分产业债信用利差仍有收缩空间,可积极布局投资机遇。此外,在权益市场转暖的环境下,可转债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及重要声明:材料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我公司不就材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材料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我公司任何立场、观点和意见,我公司及其雇员对使用本材料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与债券,基金投资人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也有可能损失本金。投资有风险,投资人在进行投资决策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及《基金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