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欧洲疫情最终消失可能要在2个季度以后,尽管疫情的冲击是一次性的,但由此带来的经济衰退会影响企业的信心和预期,进而导致企业缩减投资,从而对经济造成次生性伤害。更重要的是,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几乎没有政策空间,疫情冲击结束后,欧洲经济可能由严重衰退逐步转入长期停滞。
美国在过去几周中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下滑,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经济将面临短期内严重衰退,随后将出现停滞,迫使联储长期维持零利率。近期还出现了避险资产和风险资产一同下跌的局面,伴随股票下跌,黄金、美债等也出现大幅下跌,同时美元剧烈上升,这表明,在交易层面,市场可能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短缺。其次,石油价格最近也暴跌,未来价格战更可能演化为一场持久战。
新冠疫情对国内的冲击,对需求的影响远大于对供应的扰动。由于广泛和严重的社交疏离,许多可选消费和投资活动接近停滞,并造成了明显的存货堆积。本次疫情中我国民企和中小企业受到尤为剧烈的冲击,未来公共投资的先行带动不可或缺。其次由于外部环境受疫情影响较重,一季度后我国出口数据会持续下行。
展望未来:1.供给端:生产超预期回落,Q1经济低增长是大概率。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13.5%,大幅低于市场预期,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3%。测算显示,一季度经济可能较差。2.需求端:消费投资大幅下降,未来或有分化。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24.5%。考虑到1,2月社融和信贷数据放量,未来有望支持投资数据较快修复。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随着国内疫情消退、经济逐步回归正常化,未来消费有望修复。3.就业端: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6.2%,同比回升0.9个百分点,1-2月城镇新增就业108万人,同比减少66万人。如果需要守住1100万的城镇新增就业目标,那么全年经济增速应当保5%。在这种情况下,全年稳增长的政策压力较大。(以上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
总体看,2月的宏观经济数据反映了国内经济在疫情影响下的情况,随着国内疫情消退和稳增长政策推进,未来经济有望转退为进。一季度CPI或已见顶,PPI在生产需求双弱的影响下重新转负。预计二季度CPI在猪周期回落的驱动下下行,PPI则因基数效应继续通缩。
综上,流动性及政策等因素有望在2020年后面的时间里支持经济逐步向好。同时,从估值层面看以沪深300,上证50为代表的蓝筹股估值均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即使是经历了上涨过的创业板指数也是处在历史中值的水平。从中长期看,有全球负利率的大环境及我国金融市场较好的流动性支持中国资产仍然具备较强的吸引力,外资将持续流入,中国目前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科技升级和消费升级的龙头仍然是中长期核心的配置方向。
风险提示及重要声明:材料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我公司不就材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未获得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此文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亦不得对此文内容进行有违原意的删节和修改。我公司及其雇员对使用本材料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投资有风险,敬请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