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投资工具是什么?
无数顶级投资大师都给出了同样的答案:基金定投。
“股神”巴菲特早在1993年就首次推荐过指数基金定投:“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
“华尔街教父” 格雷厄姆最广为流传的投资理念就包括:“定投产品比较理想的是指数基金,包括股指和债券组合”以及“长期(10年,20年)的股票/基金定投是普通投资者储蓄—投资组合的必要部分。”
那么,定投究竟有哪些神奇之处?普通投资者如何开启一份定投规划呢?
定投有哪些优点?
所谓定投,就是在固定期限(每月/每周)定额(固定金额)购买固定的基金。
举个栗子:「每个月1号投入1000元买某只基金,就属于基金定投。
定投的优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 门槛亲民,积少成多
基金定投的门槛通常都很低,不少基金销售渠道对于定投的最低单笔申购金额仅10元起。对于月光族来说,可以每周或者每月定期将一笔闲钱定投到基金里,通过长时间的坚持,日积月累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2.、平滑成本,降低风险
基金定投是一种定时定额投资,由于每次申购相同的金额,因而在买入的总份额中,低价份额的比例会大于高价份额,因此平均成本会摊薄。尤其在震荡市场中,一次性投资就存在埋在阶段“高点”风险,而基金定投则可以起到平抑市场波动、分散择时风险的效果。
3、纪律投资,克服人性
追涨杀跌是很多投资者亏钱的主要原因,而基金定投食一种长期的纪律投资,可以避免投资人的主观情绪干扰,让投资者不用过多考虑市场涨跌,克服市场起伏时的心理压力,打败追涨杀跌的人性弱点。
4、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在茫茫多的股票、基金投资方法中,定投或许是最简单省事的一种。不用考虑何时入市,不必考虑市场的经济状况,也无需为短期波动而改变长期投资决策。只需首次设定投资日期、投资金额和投资基金,后期操作不需投资者太过费心。对于没有太多时间关注基金的上班族以及没有太多基金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基金定投也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理财方式,不用每天做功课,心情也不会随着大盘一起坐过山车。
5、长期投资,用途多样
作为一种长期,定投非常适合具有中长期目标的投资,比如子女教育金、养老金等等。
如何开启一份定投计划?
话说回来,定投虽好,但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心态:知道基金定投的好处,也有开启一份定投计划的能力,但迟迟没有迈出第一步。
其实,开启一份定投计划真的很简单。只要制定一份高效的定投计划,就能够使整个定投过程条理明晰,更易于统筹和规划,投资者的“定投之路”也能走得更加畅通无阻、信心百倍。
如何开始?总共可以分为四步。
Step1:确定定投目标
你的定投总目标是什么?买车买房,子女教育金,又或者是个人养老?这个目标决定着你的投入时间长短和金额多少。
你的定投周期有多长?1年以下,1~3年,3~5年,还是5~10年?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定周期。
划重点:定投最好做好3年以上的准备,但这个定投周期并不是固化的,达到一定的止盈目标即可赎回,并开始下一轮。
Step2:计划可支配资金
计算自己月收入、月支出,再扣除紧急备用金,一般选择可支配“闲钱”的30%来做定投比较合适。
举个栗子:
小美月入1万,每月开销大概为4000元,那么她每月定投金额可以是:
【10000元(月收入)-4000元(月支出)-1000元(紧急备用金)】*30%=1500元
Step3:选择目标基金
一般来说,指数基金与定投更配,而选择定投指数基金的原则一般有两个:
一是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看好未来发展的行业或主题;
二是在上述基金中选择费率较低、历史业绩较稳定的品种。
比如人保基金的人保中证500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就是比较适合定投的品种。中证500指数估值(市盈率)当前依然处于较低区域,具有高成长、高弹性特征,正好符合上面两个标准。
Step4:确定定投策略
有三个需要确定的地方——
1、 定投周期:周定投或月定投?两者收益相差不大,周定投对平滑成本来说更有效一些。
3、定投时间:每周几或每月几号?差别不大,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3、止盈目标:定投讲究“傻傻地买,聪明地卖”, 为自己设定一个止盈目标,可以更有纪律性地执行定投计划。尤其是A股牛短熊长的特性决定了要在获得了一定收益后及时锁定、落袋为安,才不会因为一场大跌而白白损失几年的成果。
通过今天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定投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你看,开始定投计划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为了明天的幸福生活,不妨尽早开启你的定投计划,在时间的积淀中分享股市成长的收益。
在春天种下一棵树,等一朵花开的时间,这就是定投的魅力。
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投资有风险,投资人在进行投资决策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及《基金合同》,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